煤矿负责人:我们也不知道
目前,很多发达国家都在开发高空风电技术。虽然听起来很美,但要制造一个高达万米的涡轮机显然不可能。
目前,美国、意大利的几家公司仍在继续高空风电机的开发,已在市场中占有先机。而选用的缆绳虽然比水还轻,却具有很高的强度,完全耐切割。目前,该项技术已经获得投资公司的青睐,将在中国开展商业化开发工作。中国陆地上空万米高空处大部分地区的风力密度均值超过5千瓦/平方米,而江浙鲁地区上空的高空急流附近的风力密度甚至达到30千瓦/平方米,为世界之最。[page]登陆中国的高空发电北美东海岸和中国沿海地区是绝佳的高空风力资源区据记者了解,最先进的地面风力发电站的风力密度低于1千瓦/平方米。
斯坦福大学卡内基研究所的气候科学家肯·卡尔代拉认为,风中包含的总能量是地球上的人所需总能量的100倍,但是大部分风能都位于高空。同时,还将在广东建立首个高空风能研究中心及风洞实验室,并将在广东建造首座10万千瓦级高空风能发电系统。智能电网还需要一个广泛的用户群覆盖、高效友好的无线网络帮助实现与广大用户的交互式互动。
近年来,中国移动相继推出了电力抄表、交通物流、安防监控及电子支付等一系列M2M信息化解决方案,通过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机器与机器,机器与人之间的信息采集、传输和应用处理,实现对机器的远程监控及指挥调度。目前,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已经应用在大客户负荷管理、配变监控和低压集抄领域,据统计,南方电网仅在广东区域的计量自动化终端数量就超过了25万。建设智能电网是一项社会联动的系统工程,中国移动作为信息行业的引领者,将充分发挥信息化行业优势,担负起行业应用中信息平台建设的重任,积极推进包括智能电网在内的物联网建设和各行业的信息化应用,让现代信息技术惠及全社会。电力行业终端通信保障平台的推广应用,将使南方电网电力通信故障平均处理时间将缩短一倍以上,大大提升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三是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清洁环保、经济上可承担的电力。进入低碳经济时代,为了满足华南地区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实现对电力能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南方电网加大了对原有电网的改造与升级,致力于建设统一开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大电网。
二是在做好自身节能降耗的同时,引导上下游产业和全社会节能环保。根据协议内容,南方电网与中国移动将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原则,在基础通信、管理信息化、市场营销信息化、信息化技术交流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南方电网祁达才副总经理表示:目前智能电网中通过无线网络实现的应用模式无处不在,智能电网本质上是电网与信息通信的结合,智能电网对通信网络的核心需求首先是安全可靠的运行控制以六九硅业以及正在实施的旨在提高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的熊猫计划为支撑,在当前市场背景下,英利展开了低成本下的价格策略。
2009年5月,六九硅业同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了5项专利申请。CVD反应器余热产生的蒸汽每小时可达1668立方米,循环回收利用年可节约资金3807万元……在光伏产业产能过剩与否争议一片的当前,六九硅业2010年预计生产的3000吨多晶硅将首先用于保障英利扩建的三期项目。蔡春立则瞄准了一个更高的目标——— 明年开建的二期工程将采用硅烷—流化床工艺,这种工艺代表着目前多晶硅行业的最高水平。随着中美清洁能源合作的深入以及国内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多晶硅以及整个光伏产业的前途光明。
通过与国际专家的合作,我们建立起了一支数十名工程师的技术团队,其中主要的技术人员有着平均12年以上的多晶硅生产和实际操作经验。生产中不产生四氯化硅,并且采用3种回收工艺,分别将副产物氟化铝钠、氢气、硅烷加以回收,用作原料投入再生产。
价格降低,利润并没有少。在这里,每小时可回收氢气53.6千克,回收的氢气将用于氢化铝钠生产,年可节约1336万元。
在受邀出席了11月17日举行的中美清洁能源圆桌会议后,英利首席财务官李宗炜说。业内人士介绍,现在国内的大多厂家,每生产出1吨多晶硅,就会产生12吨四氯化硅。据了解,生产多晶硅,目前行业内存在两大工艺路线:三氯氢硅法和硅烷法。液氮气化回收3.76万吨,年节约1000多万元。这个600兆瓦的项目目前格外繁忙,据透露,英利电池组件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10年4月。对此,蔡春立则笑答:我们不仅在工艺上跳过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在生产过程中,我们也将直接以国内资源丰富的硅石为原料,跳过将硅石熔炼为冶金硅的工序,减少污染和能耗。
在这个10兆瓦的项目竞标中,英利与国投电力联合体报出了0.69元/千瓦时的电价。据他介绍,硅烷法生产多晶硅工艺需要以四氟化硅为原料,但四氟化硅生产在国内仍停留在实验室水平,而来自国外的专家也拿不出完整的工艺设计,只提供了一个idea(构想)。
这又是一个足以令业界震惊的价位,目前绝大多数厂家的多晶硅成本在30美元/公斤以上。英利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据他介绍,新硅烷法最大特点就是采用闭环生产,不对环境造成污染。10月15日,英利董事长苗连生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从生产过程中杂质是什么都不清楚,发展到申报专利,六九硅业的道路值得很多企业借鉴。三氯氢硅法工艺虽然已经从第二代逐渐升级到第三代,但四氯化硅处理的核心技术不在国内,且成本高昂,所以我们跳过去,改走新硅烷路线。11月18日上午,六九硅业的技术合作方负责人站上讲台向全场四五百位国内外来宾介绍六九硅业项目时,引来掌声一片。由于四氯化硅处理起来难度高、能耗大,有的企业甚至出运费,让人把这些以液态储存的污染物拉走埋掉。
公司生产部副经理康谭告诉笔者,10月25日起,公司已经开始了单机试车,年底将投入试生产。以此测算,六九硅业产出的多晶硅成本为28美元/公斤。
由于多晶硅生产处于光伏产业链条的上游,2007年9月27日六九硅业筹备处成立时,干脆定名为筹粮处,以决心破解原料难题。实行低成本下的价格策略,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向外界宣布,多晶硅天价时代已经结束,光伏企业盈利需要做足内功。
请注意我说的是四氟化硅,不是四氯化硅。最终生成高纯的多晶硅和硫酸盐两种产品。
化工材料专业出身的蔡春立带领团队开始了攻关,并和国内一些大学合作,先在实验室内模拟,从小模型做起,一步步放大,最终使四氟化硅的生产设备定型。英利敢以这个价格竞争,依靠的就是即将投产的六九硅业。苗连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英利的低价基础是技术进步带来的高效率。据了解,六九厂区内的尾气回收系统所占面积几乎相当于生产准备区。
蔡春立指着一片管网设备间说:你看,这套四氟化硅制备系统完全依靠我们自己搞出来的。借智行动——— 依靠国内外专家团队占据技术前沿 据英利方面介绍,六九硅业之所以能一下子就站到行业前沿,得益于中外专家的竭诚合作。
参与了整个六九硅业建设过程的蔡春立说。四氟化硅是新硅烷法生产多晶硅工艺中的一种重要原料,而四氯化硅则是用三氯氢硅法生产多晶硅工艺中所产生的一种高污染、难回收的副产物。
技术引进之后,我们所做的最主要工作就是消化吸收再创新。国外技术合作方为六九硅业从设计、建设到生产启动提供了支持,使六九硅业占据了技术前沿。